7月31日上午,为了持续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意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在中山三院天河院区和岭南院区同步举行世界肝炎日义诊暨线上线下健康宣教活动。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响应社会号召,落实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夏日炎炎,义诊现场医护人员的白大褂被汗水浸透,仍耐心地为络绎不绝的市民答疑解惑:“脂肪肝也要定期复查,饮食要少油少酒”“阿姨,您的乙肝抗体水平不足,建议补种疫苗”……现场采访中,感染科林炳亮主任强调,早筛早诊早治是阻断肝炎的关键。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突破创新,乙肝已从“不可治愈”转为“功能性治愈”,但公众认知仍需提升。他呼吁:“主动接种疫苗、定期检测、消除歧视,才能让‘没有肝炎的未来’早日实现。”
感染科主任林炳亮教授在2025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暨第七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上报告了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中国实践之路——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的重大成果。七年来,该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400家医院,截至2025年5月底,累积筛选慢乙肝患者43349例,有效入组33466例,治愈病例数达10240例,这一数字不仅远超预设的8848例“珠峰目标”,更创造了全球乙肝治疗领域的标志性成就。该项目不仅将慢乙肝临床治愈率从既往的3%~7%,显著提高至30%以上,还培训了一大批医生,提高了全国慢乙肝治疗水平,为助力国家健康战略贡献巨大力量。
技术落地需要抓手,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消除肝炎危害行动,当天同时启动了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牵头的全国性项目——乙肝感染者家属保护项目(以下简称“家保项目”)。该项目对乙肝治疗具有四重意义:发现新病人,提高诊断率;新病人治疗,提高治疗率;发现易感者,进行疫苗补种,提高保护率;早期诊断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尽早治疗,降低病死率。中山三院通过对公众、乙肝感染者家属进行宣教、筛查、预防、规范诊疗和管理,并设立“乙肝筛查防治门诊”, 为国家乙肝防控决策提供有益探索。
中山三院感染科近期还将启动“慢性乙型肝炎全周期管理”项目,从“早发现,勤盯着”、 “全程管理,省心高效”等方面入手,把“等病了再治”变成“主动防病”,把“临时看病”升级成“终身健康管理”,并在病毒性肝炎防控中形成了“临床-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为全国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广东经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通讯员 彭楚瑜)
汇盈配资-股票网app-配资证券网-配资炒股app最新版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